寿险中的法定受益人是指在保单生效时,作为保险合同受益人的一方。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法定受益人是指被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指定的可以获得保险金的人。对于寿险来说,法定受益人通常为被保险人的亲属,如配偶、子女等。
什么是法定受益人?
在我国寿险业务中,法定受益人是指在被保险人订立保单时明确指定的可以享有保险金的受益权人。根据《保险法》第43条规定:“被终身寿险合同约定给付给付给以外收益的,可以约定其赔偿金额不得超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被终身寿险合同约定给付给以外收益额度之和;如没有约定,则赔偿金额不得超过投。也就是说,在购买寿险时,被保险人可以明确指定自己希望获得保险金的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的指定通常需要在保单订立时明确提出,并在合同中进行载明。如果被保险人没有特别指定法定受益人,那么一般情况下,法定受益人的顺序为:第一顺位是被保险人的配偶,第二顺位是被保险人的子女,依次类推。
为什么要设置法定受益人?
设立法定受益人是寿险合同中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通过指定法定受益人,被保险人可以确保在其去世后,保险金可以及时、有效地转交给自己希望获得保险金的亲属或其他指定对象。
同时,设立法定受益人还可以避免因继承等问题产生的纠纷和繁琐手续。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指定法定受益人,那么在其去世后,根据继承法律规定,遗产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合法继承人。这样就会导致部分资金先行冻结,在分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纠纷和争议。而指定法定受益人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保证保险金能够顺利转交给受益人。
如何指定法定受益人?
在购买寿险时,被保险人可以在填写投保单时明确提出自己希望指定的法定受益人。通常情况下,投保单上会有相应的栏目供被保险人填写法定受益人的姓名、关系等信息。
被保险人在指定法定受益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填写的受益人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拼写错误或其他错误导致无效。
- 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置多个受益顺序,用于确定多个法定受益人之间的优先顺序。
- 如果有需要变更法定受益人的情况发生,被保险人应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进行修改。
总结
寿险中的法定受益人是指在保单生效时,作为合同受益权人的一方。通过指定法定受益人,被保险人可以确保在其去世后,保险金能够顺利转交给自己希望获得保险金的指定对象。同时,设立法定受益人还可以避免因继承问题产生的争议和繁琐手续。因此,在购买寿险时,被保险人应该合理设置法定受益人,并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进行修改。
原创文章,作者: -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uniqueadd.com/%e5%af%bf%e9%99%a9/19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