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一位朋友聊天。
他刚拿到了一笔钱,整整50万。
我们都很诧异,哪来这么大一笔钱?原来是他妈妈给的。
听说这笔钱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攒了,本是计划供他出国读书用的,但我这位朋友最终选择了在国内读书就没用上,倒是存成了老婆本了。
今年他打算结婚买房,妈妈一下子就拿给他了。
我听到之后真的好酸慕了,有父母帮扶规划的孩子,路子走起来真的要比“赤手空拳”的孩子轻松许多。
不过,据我观察,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其实都有给孩子攒钱的习惯,尤其是教育金。
我接触过很多家长,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保障都还没配置就开始关注教育金了:该不该准备?什么时候准备?如何准备?
鉴于问到的朋友也比较多,那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教育金」这个话题。
过去我们常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到了教育充分内卷的现在,即便我们不主动去参与教育的军备竞赛,也会被各种社会压力卷入到这当中。
而准备一笔教育金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孩子在这场竞争中,在一些关键节点上,能有更多的选择权。
比如18岁这个节点,选择读普通专业还是读艺术类专业;读公办大学还是读民办大学。
再比如孩子到了22岁这个节点,是选择继续读研,还是参加工作;读研的话,是在国内读还是出国深造。
孩子就像是战场上的士兵,能走多远,取决于家长的“粮草”是否充足。
在孩子人生的这些节点上,有一笔钱就可以多一个选择,我们无法预测小朋友志在何方,或者有什么才能,或者有什么理想。
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给他们这么一个助力,让他们在该学习、该逐梦的时候不被经济所束缚。这其实就是广大父母想为孩子储备教育金最朴实的想法。
在说具体做法前,我认为有必要先来厘清做教育金储备中需要谨防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寄希望于炒楼、炒股等高风险投资
很多朋友会寄希望于靠买房或者炒股来解决孩子教育金问题。
但这样一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我们没法预测孩子读大学那一年,房价是跌还是涨,股市是处于波峰还是波谷。
像我身边就有个案例,一位太太来跟我吐槽,老公将女儿准备出国留学的钱都压在某支股票上了,结果到了女儿要用钱那一年,股票腰斩一大半,学费根本没法掏出来。
本来期待满满的出国进修之旅只好作罢,这件事成为了女儿心中极大的遗憾,也成了父女之间的心结。
误区二:为了回避风险把钱全存银行
在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存银行确实是个很好的储蓄选择。
那会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很高,上世纪90年代初,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10%。
并且那会的教育的支出也不贵, 国家还补贴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杂费。
可到了今天,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低于3%,并且还有不断下行的趋势,而物价和学费却在节节攀升。
钱放在银行等同于贬值,单纯依靠这种方式是无法完成我们的教育金目标的。
所以不要狭义理解“储蓄”的概念,不要以为钱一定要放银行,或者一定要零风险。
事实上,为孩子储蓄教育金,既不应当回避风险,也不应该寄望于一夜暴富,而应该根据我们的目标、年期、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去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及合理的资产配置。
一个科学的教育金规划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厘清未来需求(如希望孩子将来读到硕士还是读到博士,在国内读,还是出国读?);
2、了解费用现状及学费走势(比如说哈佛目前的学费4年30万美金,考虑学费增长率和通胀率,到我的孩子上大学那会学费大概需要是多少?);
3、梳理家庭财务状况,结合财务情况明确教育目标(结合家庭实际的财务情况再次确认或调整合适的教育目标。)
4、目标量化,明确为教育目标能够提供的预算(这里主要是解决有多少钱可以存的问题);
5、评估家庭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并马上行动。
前面几个步骤都很好理解,这里主要跟大家重点讲讲最后一步——资产配置。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通过配置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不同种类的资产,利用多类资产的不相关性,来降低整体资产组合的风险,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把波动控制在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
这跟很多人理解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还不太一样。
很多人会误以为,我买一点基金,买一点股票,再买一点保险,这就算是分散投资,就算是资产配置了。
殊不知,资产并不是以产品表现形式作为分类标准的。
比如我们买的基金的投资标的是股票,那它在本质上和股票就是同一类资产;如果我们买的投资连结保险,投资的是基金,基金投资的又是A股,那我们最终投资的还是A股。
所以说,按照这样的分类标准进行的资产配置是无效的。
那么该怎么分类呢?
我们还是推崇当下国际金融学、投资学通行的观点:按照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属性来分类。
根据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属性,资产可以分成五大类——
现金类资产(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国债等);
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级债券、投机级债券等)
股权类资产(股票)
实物类资产(黄金、原油、房地产等)
衍生品(期货、期权等)
以上五大类,已经基本涵盖了所有资产了。
不过,即便我们已经知道了科学的资产分类,但真要在所有资产中实现最优的配置,难度和要求还是很高的。
不仅需要去计算和量化资产跟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识别它们是否具备相关性。
更重要的是,还要对各类风险不相关的资产进行配置。
以权益类投资为例,如果拿孩子的教育金全部配置A股基金,哪怕是10只不同的基金,看似是分散了风险,可一旦A股大跌,10只基金大概率会同时大跌。
但如果我们把同样的资产配置在全球股市中,当A股下跌的时候,其它国家的股市未必下跌,甚至还可能大涨,这一定程度也抵消了风险,降低了波动性。
当然了,因为配置的始终还是权益类的风险资产,哪怕是进行了全球的分散投资,波动性始终还是存在的。
因此在整个配置方案中还要有“安全盾”,也就是那些相对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资产,进一步降低整体配置组合的波动性,帮我们守住底线。
总的来说,给孩子教育金做资产配置应该遵循的一个大原则就是:资产必须多元,且风险不相关,还要包含相当比重的低风险资产。
只有这样才能在降低波动性的同时,让孩子的教育金稳健地跑赢通胀,从而达至我们教育金目标。
一个具体的教育金方案往往会涉及很多复杂、精确的计算,同时对金融理财知识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去匹配相应的投资标的,普通人很难靠自己独立完成。
想了解更多或有教育金规划需求的,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报名,免费体验1对1家庭保障规划服务,专业的谱蓝理财师会免费为您量身定制家庭保障方案、协助您规范投保。
原创文章,作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uniqueadd.com/bxzs/7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