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我国养老金可持续性问题再次敲响警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2年以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余额不断扩大,但可支付月数从2012年19.7个月降至2015年17.7个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2年以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余额不断扩大,但可支付月数从2012年19.7个月降至2015年17.7个月。其中,黑龙江企业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仅一个月。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省份有6个,8个省的养老金可支付月数降至10个月以下。这些省的养老金支付持续性已接近或开始触及警戒线。
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加的原因有很多。据报道,中国的抚养比例正在下降。据统计,目前不到三名在职工必须抚养一名老年人。在抚养比下降的情况下,应保持养老金制度的运行,养老保险利率面临着上升的压力。另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是,尽管养老金很高保险覆盖面正在扩大,但仍有一些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出现负增长,参保人员缴费不足现象开始凸显。各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当前的结果,需要以全面的方式处理。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情况并不一定是完全悲观的。例如,城市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总额近4万亿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达到3.1%,是七年来最高的。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未来养老压力的增加仍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在不同省份之间进行调整。必要时,国家财政也可以给予支持。现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甚至紧张。
虽然养老金改革仍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但这也需要我们提前开始,防止它处于萌芽状态。有一些问题,如被保险人数下降、被保险人支付不足等,需要通过执法和技术层面的加强要求来解决,即企业必须依法为员工提供保险。但这显然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是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回顾历史,中国于1997年初步建立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金制度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养老金制度运行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系统设计师的预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在制度层面结束,缓解了不公平现象,提高了养老金制度的可信度。这些努力为改革消除了许多阻力,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突破。
一些技术改革是可行的,比如渐进的延迟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退休人员的政策和支付政策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些政策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广泛利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和一些争议,必须谨慎。这也决定了这些政策只能发挥辅助作用,不能成为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主要手段。
从深层次上讲,养老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要更好地结合养老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政府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确保每个人在老年人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同时,商业和社会养老金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一方面可以让强大的社会成员有更多的养老金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对政府养老金的单方面依赖,可以节省养老金资源和公共财政资金,使有限的政府资金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同时,最重要的现实措施是弥补养老基金缺口,缓解支付压力,努力实现养老保值增值。未来,由于人口老龄化、通胀压力和退休待遇的增加,养老保值增值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扩大养老金融资渠道,充分动员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力量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养老金投资体系,提高投资回报,防范投资风险。
我们不能忽视提高养老金制度公平性的工作,特别是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障的严重现实问题。对于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它被纳入城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继续在新的农村养老保险改进框架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主题。虽然废除了双轨制,但养老领域不同社会群体的制度差异仍然很大。虽然改革不能以平均主义为方向,但我们也应该致力于不断缩小基于身份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公平和效率是统一的。只有提高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我们才能为提高效率提供一个轻松的社会环境。
想了解更多新闻资讯或有保险规划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 -车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uniqueadd.com/bxzs/bxnew/5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