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尽管今年的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有差距,然而,许多其他指标很容易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表现更加突出。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最近举行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充沛,长期改善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源要素条件可以支撑,中国经济运行有望全面复苏。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最近举行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充沛,长期改善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源要素条件可以支撑,中国经济运行有望全面复苏。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对于保险业来说,2022年是行业在服务国家实体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同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债务方面,保险产品在提高人民健康和养老保障水平的同时,发挥风险保障作用,帮助企业救助,促进消费者需求的上升。在资产方面,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期稳定优势,准确“浇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新兴产业。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将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突出稳定增长、就业和价格。据报道,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正在研究和规划一系列监管政策和措施,鼓励保险机构为各种消费场景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担保产品,并有序促进优化保险资金的使用。
帮助扩大内需,不断增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布的《扩大国内需求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支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接受《金融时报》采访的行业专家认为,明年的重点是发展实体经济,预计扩大内需将增加,消费和扩大内需将成为稳定增长的关键。保险业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以促进健康和养老金消费。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房地产占近60%,金融资产占20%,投资稳定,家庭资产严重失衡,养老金在财富构成中权重极低,储备不足。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刺激老龄化趋势下的居民消费,已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自今年年初以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一直在加快。个人养老金账户正式开放。独家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中国36个领先城市的第一批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实现了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的有力支持和补充。
“老龄化的加速趋势使居民释放了大量的养老服务需求,保险公司在养老服务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招商证券分析师表示,保险是唯一能够抵御长寿风险的金融产品,商业养老险、寿险及护理险其他产品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和医疗保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对能够为居民“养老”提供资金保障的保险产品的需求将显著增加。
在中国健康战略的指导下,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前三季度,商业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7699亿元,同比增长3.54%;赔偿支出2920亿元,占保险业赔偿支出的23.16%。目前,全国约有1.23亿人参加了保险,其自身的发展也在产品迭代中标准化,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的补充医疗保障。
助企救助成效显著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稳定经济首先要稳定企业主体。2022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企业救助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6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发展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业务,创新保险产品,丰富企业风险分散渠道。
据《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自上述政策出台以来,保险机构不断完善产品体系,不断提高保险服务供应能力,扩大保险安全覆盖范围。例如,北京、江苏、江西、吉林等地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措施包括延长保险期限、扩大责任范围、调整保费支付方式、开通绿色渠道及时支付保险赔付资金等。
广东保险业对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开展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加大对物流、餐饮、零售等困难行业的支持。其中,全国首家普惠饮食综合保险“食品保险”继续发挥效率,为1713家餐饮企业提供约14亿元的风险保障。2022年1月至10月,旅行社责任保险风险保障76.66亿元,同比增长10.79%。
上海保险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采取创新保险产品、降低保费、延迟支付、降低租金、运输资金等多种帮扶方式,从各个维度为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缓解财务压力。例如,针对餐饮、商务、服务三个行业,中国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推出了“无忧无虑”的小企业保险产品;太平洋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全力支持科技贷款保险企业的融资需求,仅3月份就为14家企业办理了科技绩效贷款担保保险,总保险金额超过7500万元。
自今年年初以来,从国家一级到金融监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对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障的政策。2月,商务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进一步稳定跨周期外贸的通知》,重点关注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稳定外贸工作的有力起点。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信保累计承保金额超过6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支付赔偿金10.4亿美元,同比增长6.4%;短期保险融资增加1804.9元,同比增长16.1%;服务支持客户17.6万,同比增长19.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南告诉《金融时报》,保险可以为各类企业的预付款模式提供信用增强服务,帮助企业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纳税、通关、运输等生产流通环节的通关效率。保险机构应充分利用政府大数据和商业大数据,为企业设计现场和定制的保险产品。
精准投资于实体经济的保险资金
保险基金具有服务国家重点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自然优势,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投资渠道广泛。截至2022年10月底,保险基金余额达到24.54万亿元。保险基金依托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工具,直接连接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帮助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畅通。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三家保险公司投资10多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年,中国人寿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地区的投资力度。截至9月底,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资规模已超过3.3万亿元。在服务绿色环保方面,中国人保投资服务国家战略总额超过1万亿元。平安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投入了5.9万多亿元,覆盖了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最近表示,多元化的产品模式大力促进保险基金与优质重点项目的良性互动,在商用飞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农村振兴、经济适用房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独特、声誉、有影响力的产品线和明星项目。同时,保险资金还投资于轨道交通设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设备和药品、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截至2022年10月底,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共登记(注册)2757只,
注册(注册)规模6.07万亿元。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引导保险基金充分发挥其长期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充分发挥其他投资专业知识,创造长期优质资产。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保险基金长期稳定的股票投资模式,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增加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未来,在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过程中,保险资金应更加准确,重点支持高端芯片、航空航天、基础软件、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市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建设新发展模式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曹德云说。
想了解更多新闻资讯或有保险规划需求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免费报名咨询,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 -车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uniqueadd.com/bxzs/bxnew/8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