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朋友圈筹款和各种新闻报导,我们通常看到许多幸福美满的家庭,被猝不及防的一场大病打倒,要四处求人借款甚至卖房看病。
不幸患上重疾,不仅没办法工作,还要拿出几十万来看病,平常人极少有抵御这类风险的能力。
因此很多人会想到买重疾险,只需患上合同约定疾病或达到特定条件,符合规定就会直接赔一大笔钱,这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有任何限定,能够帮我们处理生病后各种生活开销的问题,非常香!
但重疾险好归好,一定要做好课程再下手,因为一旦买错买贵,你可能得多出几万、甚至十几万…

今天就来揭密重疾险3个深坑,把大多数人买重疾险会忽略的地方,全都详细说明白。
如果不想未来真出事的时候,面对花了大几千、甚至过万的重疾,压根赔不到钱那样严重后果,那一定要耐心看完这篇内容,下面进入正文!
如今的重疾险,很多都保障80种、100种,甚至120多种重疾。
那疾病数量越多,保障越好吗?
如果认为是,那你就已经踩进了第一个深坑了!
一些保险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个误区,就在文本上玩游戏,号称自己能保上百种疾病,但打开条文你会发现:
许多像埃博拉病毒、疯牛病这类,在国内极其罕见,明显就是用来凑数的。
所以大家千万别认为疾病数量越多,保障就一定越好!
保110种重疾,还是保120种重疾,对比的意义并不大,由于重疾这块国家已经强制明确了,下列28种大家都要有:

上边列举的28种重疾,已覆盖了95%的赔付,不论是保一百种、还是三百种都没啥区别,最大的内幕反而容易出在高发轻中症上。
这些通常是重疾的初始情况,也是很容易得的病,但因为管控没有统一要求,因此大家就非常容易踩雷。
像谱蓝君近期测评了60几款重疾险,发觉居然有三分之一的产品,缺失了一些高发轻中症的保障,为避嫌这里就不直呼其名了…
直接上干货,谱蓝君咨询了权威医生,并依据多年赔付经验,归纳了目前「最高发的12种轻中症」,有需要的可保存这个报表,买的时候用心对比就不会出错: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保额过少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在官方公布的保险理赔汇报里,很多著名大公司,重疾险的赔付额度连均值十万块钱都不到,有些甚至只有四五万,让人瞠目结舌…
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人买保险时,要考虑分红、返还等因素,就导致买到的保额很低,咱设想一下:
假如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患上大病,三五年不能工作赚钱。
那全家人的生活,车贷房贷、老人赡养跟孩子教育费,难道就依靠不到十万块,甚至四五万来支撑吗?
这点保额根本不够用的啊…也正是因此,谱蓝君才会一直跟大家强调:
买重疾就等于是买保额,并且尽量要覆盖你3~5年工作收入才足够,未来不幸出险,才能真正帮到你!
那为什么很多保司的重疾理赔额度都这么低呢?内幕出在哪?莫非是保险公司有意不赔?
其实不是的,问题的根源藏在谱蓝君接下来要说的第三点里,也就是销售上的雷!
大部分人来买重疾险时,都会碰到一个状况:
保险公司要么是捆缚了寿险,要么是带上了返还、分红等各种各样的责任。
无论你是否真的需要,全都塞在一张保单里边卖给你,这就好比你去超市,只想买两个苹果,最后被推销买了昂贵的水果篮一样,花了高价买了很多原本不经常使用的物品。
并且这么一套全家桶弄下来,价钱能给你升至八九千,甚至过万。

那这么贵,怎样才能售出呢?销售会提示你:
减少保额!
只要把30万降至10万,保费就能相应降到了两三千,唯有如此大部分人才能承受的了。
但说实话,10万的保额即使买了,真的生大病了也根本不够用;
而且更扎心的是,就算咱咬牙上了车,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产品,例如返还重疾险,直到七老八十,保险公司才会返给你早就贬值的钱,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们买重疾险,最关键的就是图个实用的重疾保障,现在赚钱不易,谁也不想弄得交费压力这么大。
重疾险,并非价格越高越好,只有适合自己才最好!
对于我们大部分打工人而言,房租、衣食出行、孩子教育等开销都不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家省吃俭用,把有限的钱都用在刀刃上。
消费型重疾险这类产品只注重保障,保费压力不大,特别适合预算不多的群体。
而储蓄型重疾险尽管多了一层身故保障,但重疾和身故只能择二赔一,并且保费也贵很多,比较之下,也不如【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更划算。
对于返还型重疾险,价钱大多都较贵,并且部分产品“重疾、身故、返还保费”只能三赔一,不太适合绝大部分工薪族。
因此,大家买重疾险前,务必想清楚自己的要求和预算,才能挑到合适自己的产品。
想了解更多或有保障规划需求的,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报名,免费体验1对1家庭保障规划服务,专业的谱蓝理财师会免费为您量身定制家庭保障方案、协助您规范投保。
原创文章,作者:华体会最新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uniqueadd.com/bxzs/rsbxzs/14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