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

《家庭财务宝典》

近几年,关于“年轻人准备养老”的话题越来越多。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标题:“90后考察养老院”“90后存养老金”“90后买养老保险”……

点进去,你会发现这些并非“标题党”或者什么吸睛的噱头。

这些年轻人确确实实是在为自己二三十年后的养老生活做打算。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1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3

普遍的观念认为,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其固定的议题。如“养老”,本该是老年人该去操心的事情,但类似的准备和担忧却日趋年轻化。

这种现象,合理吗?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主要内容如下:

  • 有的年轻人,还没脱单就已经积极准备养老了
  • 为什么年轻人现在就关注养老、规划养老?
  • 提前规划,真的有用吗?
  • 谱蓝君总结

30岁的欣怡就是其中一员。

她已经记不清上一次恋爱是多久之前了。尽管已经过了所谓的适婚年龄,爸妈也在疯狂催婚,但她依然不为所动。

她也能理解,家里人催婚的焦急里,更多地是担心她未来无人陪伴、老无所依。

为此她早就开始着手准备,她给自己配置了相关的养老保险产品。

既是强制储蓄,也是为未来的养老提供底气——

“对于依旧单身的欣怡来说,不管另一半是否出现,也不影响以后生活中的按需使用。

单身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有娃可以当做教育金储备,年纪大了还可以当做养老金使用。

况且,这是一款终身保障,如果一直存着,到退休的时候现金价值可以达到缴纳保费的好几倍,完美保障自己的养老需求。

未来的美好或风险,都不知道会何时出现。但在欣怡眼中,每一份让自己未来更加安稳的举动,都让自己在日常的焦虑中多了一些从容。”

——《三联生活周刊》

像欣怡这样早早就开始规划养老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根据上投摩根基金和蚂蚁理财智库共同制作的《2022当代青年养老规划调查图鉴》的数据,绝大多数青年都有考虑养老的问题;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5

90.3%的青年认为养老规划越早越好;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7

还有超过半数的90后认为,至少要存够100万-200万才能安心退休。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9

那么,年轻人的这些担忧和准备到底是不是一场大型的“社会焦虑”呢? 

这些年轻人的焦虑并不是没有现实依据。

首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养老压力是越来越大的。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11

2012年—2021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要知道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也就是收取目前正在工作的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发放给目前已经退休的老人用作养老金。

而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加剧,预计未来将从4人供养1位老人生升至1.3个人供养1位老人。

除了老龄化,我们还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压力。

据有关数据表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大概是1万美元,整个社会有较强的财力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

而我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

过早进入老龄化时代,意味着我国还没有为规模庞大的老人群体做好足够的经济准备。

以上是社会层面的原因,而从个人层面来看,还有更多现实的理由让年轻人们不得不提前做好养老的准备。

在微博热门话题#95后女性已经开始养老焦虑#下,一些年轻人坦诚了自己的焦虑来源:

  • 的是很焦虑啊,公司里员工如果超过40岁,大概就要开始面临各种骚操作,现阶段的打工人未来可以享受安稳退休嘛(@撒野2110)
  • 99年已经开始攒钱了…独生子女不易我有两个老人要养呢,我根本不敢想未来我父母生病怎么办,我天天上班根本照顾不了他们(@朋克霓虹)
  • 年纪大了生个病,一百万分分钟给你花光光(@纯真已微凉啊)

工作的不稳定、前所未有的赡养压力、还有老后身体状况的变化、医疗开销的增加……以上种种,都构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养老焦虑。

而且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考虑养老,不单是想满足未来的生存需要,他们还希望过上一种有尊严、有品质的退休生活。

他们想环游世界,想学各种无用但有趣的技艺,想做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去做的事,而这一切,都需要有足够的钱来支持。

既然养老危机横竖都躲不掉,那么提前做好规划,就是他们的解决办法。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养老规划这件事情越早开始越有优势。

从养老储蓄工具的选择来说,当前无风险利率一直在下调,像银行存款、国债等固收类产品,最高收益率仅在3%单利左右。

在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未来只会更低。利率的走低,会在无形中吞噬我们的财富,尤其是像养老储蓄这种需要穿越十几二十年的长周期理财。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13

而能够锁定长期乃至终身收益的储蓄型保险,像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险,虽然目前还能实现3.5%左右的年化复利,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就在前几日,监管再次调整此类产品的预定利率,要求保险公司新开发产品不能超过3%。(戳文章了解详情)

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越早考虑,我们能选择的产品越好,能锁定的长期利率越可观。

此外,同样的保障,越早投保,所需投入的成本越少。

比如,同样一款养老年金险,如果想在60岁开始每年领取12万左右——

40岁女性每年需要7.3万,总投入146万;而25岁女性每年只需要4.3万,总投入仅86万。

九成年轻人谈论养老,真不是社会焦虑吗?插图15

可见,同样的目标,越早开始,由于有足够多的时间积累,储蓄的压力也会越小。

即便是初入社会收入还不是很高的年轻人,每年投入一点,细水长流,也能攒下一笔不错的养老金。

其次,明确目标、提前规划,也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具备确定性。

进化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生命史策略」。

「生命史策略」是基于生命史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如何分配自身资源)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连续谱系,两极为“快策略”和“慢策略”:

· 慢生命史策略往往指向未来的生存投入,比如更晚的生育年龄以及延迟满足行为,一般会考虑长远和为未来节省,面对风险时的选择会更加谨慎。

· 快生命史策略则指向当下的繁殖投入,如更早地生育,更看重当下获利等,喜欢把到手的钱很快花掉,面对风险时的选择更加激进。

兴证全球基金养老金管理部总监林国怀认为,养老投资是年轻人为了未来的自己所做的投资。

这里的投资不止指财务投资,还包括储蓄健康,年轻时做清晰的人生规划等等,这都更偏向“慢策略”。

这种策略下的年轻人考虑更加长远,人生可控性也会更强。

正如选择给自己买养老保险的欣怡所说:

“未来的美好或风险,都不知道会何时出现。但当下自己的每一份让未来更加安稳的举动,都让我在日常的焦虑中多一些从容。”

现在再来看“年轻人现在就考虑养老问题,合理吗”,答案其实很清晰了。

类似“90后考察养老院”“90后买养老保险”的行为,看似夸张、有违常理,背后所展现的,其实是年轻人在认识到未来养老困境事实后的规划意识。

即便面对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未来,他们仍想抓住难得的“掌控感”,这是一种坚韧,也是一种从容。

想了解更多或有养老规划需求的,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报名,免费体验1对1家庭保障规划服务,专业的谱蓝理财师会免费为您量身定制家庭保障方案、协助您规范投保。

《家庭财务宝典》

原创文章,作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uniqueadd.com/bxzs/yljzs/13306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20日 下午5:12
下一篇 2023年5月20日 下午5:28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