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人社部公布,2023年基本养老金涨幅3.8%。
这个是官方公布的总的调整比例,各个省会还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去调整。
养老金又涨了,2023年养老金=2022年养老金*(1+3.8%)。
在我们当特种兵找3%以上高息存款的时候,退休的老爷爷老奶奶轻松拿到3.8%的涨幅,真可谓是躺赚呐。
而且,这还是自2005年以来的19年连涨。
举个例子,张阿姨2005年退休时,退休金每个月1000块钱,到今年,她的退休金已经超过4200块钱了。
时间+复利的魅力尽显。
一般来说,养老金涨多少会考虑这么几个因素:
一是物价水平,2022年CPI只有2%,物价稳定上涨幅度很低。
二是国家养老金的负担能力。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制,用当下年轻人交的钱去养当下的老人。
近十年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越来越庞大,但是结余可支付月数却越来越少。就像一个水池,进口流量越来越小,出口流量越来越大。
未来十年,还有一大波”退休潮“,预计每年会有2000万人退休,但是每年就业人数不足1000万。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社会整体回报率下降,物价趋于稳定,养老金收支不平衡,预计未来养老金上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参考隔壁日本这个高度老龄化国家,他们的养老金调整幅度基本都在0%附近。
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到养老金涨了,更要看到幅度从2015年的10%到今年的3.8%的这个下降的趋势。
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适应这个趋势,开始考虑为这个趋势做准备。
以往,对于这个政策比较关心的都是退休或者快要退休的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讨论了。
近两年热议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体制内父母养老金倒挂年轻人工资,延迟退休要来了等等。
国家推出个人养老金、银行特定养老储蓄、基金的养老目标FOF,保险公司的养老年金、增额寿,还有护理险等等。
这些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告诉我们,自己的养老问题得自己去考虑了,别指望国家给你养老了。
当规范缴纳基本养老金只能保障基本生活,我们还能怎么办?
房价还会涨吗?
现在很直观的感觉就是,大家买房的积极性变差了,银行降息都贷不出去了。
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势必也会导致购房需求的下降,房价又该如何去涨?二三十年后退休了,房子该卖给谁?租给谁?
中国的生育成本有多高。
有报告做过统计,中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而像北京和上海家庭,平均数都去到百万。
国际上有这样一个指标: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可以作为养育成本的比较参数。中国是6.9倍,远高于美国的4.11倍,日本的4.26倍。
很多人不再选择生育,觉得育儿成本高、怕失去自由,更遑论养儿防老了。
今年 2 月份,官方公布了一组数据,说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 10%,相当于每 10 个女性里,就有 1 个一辈子没孩子。
生育率走低,也意味着以后交养老保险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5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2055年,会变成2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
到时再指望年轻人赡养老人?恐怕年轻人也有心无力。
中国现在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是50-55岁。
延迟退休一直在酝酿之中,曾一度有消息说要提上日程,但最终被叫停了,政策的落地还有待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
以普遍退休年龄更晚的西方国家来说,他们通常是采取一些延迟退休的激励机制。
比如美国,正常退休年龄时67岁,如果从70岁开始退休,那么每个月可以拿到132%的基础养老金;如果提前到62岁退休,那么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就要打7折,以此类推。通过提前退休减发养老金,推迟退休给与额外补助的方式,鼓励大家延迟退休。
不过,你会想要延迟退休吗?
距离个人养老金正式启动已经半年了,开户数量突飞猛进,但是大部分人的状态是,开户薅了个羊毛,实际上仍然是观望状态。
很多争议也有待解决:限额太低、节税不多、锁定时间长、产品不知如何选等等。
制度的完善需要时间,个人的认知时不我待。
看看国外成熟体系的例子吧。
“国家统筹+个人养老”模式的典型——美国。
1994年,美国在个人养老金开设之初,富达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一半人因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繁琐而不愿意参加;参加的人也两极分化,要么全部投货币基金,要么全部投股票基金。
后来,随着产品模式的成熟,养老金投资被设置为自动扣款,预设的产品只有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如果想投这之外的产品,还要先退出预设,操作会比较麻烦。
这样能让他们不要把个人养老金放在低波动的货币基金上,因为不能抵抗通胀;也让他们不要把钱投到高风险的股票上。
效果非常显著,储蓄率很低的美国人,养老金总替代率超80%。
再看看邻国日本。
日本的养老金设计结构跟我们一样,用现在劳动力缴纳的养老金去养育老年人,随着生育率的走低,国家养老计划会濒临破产。
然而,日本从197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开始,已经安然度过了五十年。这背后,离不开日本养老金的资产配置。
日本政府养老基金(GPIF)成立于2001年,风格上比较保守。
2014年前GPIF债券的占比超过70%,但是2014年之后GPIF不断提高国内外股票的配比,近几年,GPIF股债占比始终保持在五五开,波动的幅度增大了,收益率也提高了。
除了本国以外,日本还常年投资海外,国内国外占比各半,国外资产一半在美国。
把时间拉长,可以看到近十年,日经225的表现都是稳步上涨的,而这背后,离不开日本养老金的长钱投入,带来的稳定助推;现在看来,日本股市也为养老金带来了不错的回报。
此外,回顾GPIF过去十年间的业绩表现,2011-2015年国内债券是它业绩的主要来源,而在2016-2020年,国外股票则贡献最多。
国家养老金的投资方式,对我们的养老金理财方向有很珍贵的参考意义,因为他们有全面的视野,以长期一定要挣钱为目标,承担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还能有长期不错的成绩。
最后总结一下:
养老不能光靠国家,尤其在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国家统筹+个人养老金”才能让我们如愿过上舒适体面的晚年;
而个人在准备养老金的时候,应该从养老目标出发,做一个攻守兼备的整体解决方案规划!
通过重疾险、医疗险、长护险等健康险的配置,防范疾病乃至失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并且还能兼顾稳健的金融收益;
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做全球多元化配置,在长达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养老投资中,在权益市场中赢取更高收益,提高整个养老配置的效益。
作为自己养老的第一责任人,我们最好的出路,恐怕就是通过理财的方式追加自己的养老金。
宜早不宜迟,复利的效果是惊人的;
合理的资产配置,长期稳健的盈利是可以预期的;
坚持长期主义,年轻时多一份筹划,老年时多一份自由。
点击下方图片,免费咨询养老规划1对1量身定制养老金方案,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uniqueadd.com/bxzs/yljzs/137899.html